新加坡经验难以为大国复制
精英统治具备一些重要的优点,比如精明、高效等,因此从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开始,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大力推崇(孔子和柏拉图都是精英统治的铁杆粉丝)。但是精英统治同样存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平等、容易脱离民众和腐化。现代成熟的民主政治通过制度设计,用民主和法治来制约精英统治,既保证了人民对政治权力的最后控制,又充分吸收了精英统治的优点。新加坡受到一定控制的精英威权体制,就是现代民主政治此类探索中的一种。
必须指出的是,新加坡精英威权统治的成功还有待于更长期历史的检验,毕竟新加坡建国至今还不到50年,其比较有限的民主控制是否能够保证精英统治集团长期保持英明正直还需要观察。实际上,该国政治精英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1990年10月就设立民选总统而发表的演说中就明确表示:“一个好的政府制度,必须有内在的制衡作用。新加坡特别幸运,一直有英明正直的人统治。他们没有滥用职权,使国会制度运用得很好。但是,这应该归功于当政者的素质及良好的品格,而不是制度本身的优点。因此,当正直的人仍然在位的时候,应该慎重地为政府引进制衡制度。不应指望幸运之神永远眷恋着新加坡,以为在未来不断会有又英明又正直的政府出现。如果以为过去31年新加坡没有出现过一个拙劣的政府,以后便一定也会有一个优良正直的政府,将是一个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天真想法。”(1990年10月5日《联合早报》,转引自卢正涛博士论文《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
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新加坡经验的可复制性其实并不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样大。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具备实行精英威权统治的较好条件。该国国土面积仅700多平方公里,2011年全国常住人口只有518万,政治规模很小,政治代理和信息汲取反馈的链条都比较短,权力关系比较简单,从上到下、以少制多的威权式权力制约机制较有可能发挥效用。所有这些,都不是其他规模较大的国家可以比拟的。(作者陈心尘 上海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