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没有组屋 新加坡经济不会那么好?
2013年06月21日 08:50:2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新加坡组屋的模型。

本报特派记者与仲量联行东南亚研究部主管蔡炎亮博士(右)。

    5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新加坡莱福士坊的仲量联行亚太区总部,独家专访了东南亚研究部主管蔡炎亮博士。

    仲量联行是唯一 一家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白金400强企业的房地产投资管理和服务公司,在全球有约170个分公司,业务遍及60个国家,超过700个城市。

   组屋制度 加快新加坡经济发展

    华西城市读本:新加坡80%以上的人住在组屋里,会对新加坡地产商有很大影响吧?

    蔡炎亮:地产商常常抱怨,自己的市场被政府抢走了,因为政府的组屋越修越好,不比私人公寓差。而且,就周边配套而言,组屋的社区还更好些。一些私人公寓,还非常希望修在组屋的旁边,因为组屋的配套很齐全,学校、医院、银行等等。

    从地产商角度来说,组屋制度看起来不是很有利。但是没有组屋,新加坡的经济不可能发展那么快,新加坡的地产业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好,那些地产商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好。我们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

    华西城市读本:所以新加坡的地产商就到国外去了,比如凯德和吉宝,接近一半的资产都在中国。

    蔡炎亮:对,到中国,到印度尼西亚等等。其实,从长期角度来看,它们也一定要到国外,因为新加坡太小了,就算没有组屋,市场也没有多大,无论如何都要到国外去发展。

    新加坡组屋,虽然是政府主导修建的,但是也为现在新加坡地产商培养了很多人才,他们累积了很多经验。现在新加坡地产界很多精英,都是从政府部门出来的。

   购物商场 越来越像公共建筑

    华西城市读本:电商对商业地产冲击蛮大的,特别是购物商场。新加坡的商场是怎么应对电商的冲击?

    蔡炎亮:有很传统的一些办法,比如新加坡的购物商场餐饮所占的平均比例已经到40%的样子了,也是从最初20%慢慢爬上来的。但是,也不可能到100%,不然非餐饮时间,商场就没人了。

    现在,新加坡购物商场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艺术中心,购物商场的定位越来越接近公共建筑。以前我们的社交都是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但是现在随着网络发展,社交转移到了网上。但是,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需求却越来越强烈了。

    华西城市读本:商业地产未来的盈利模式可能也会改变?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朱永磊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847124888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