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林毅夫:中国已具备消除资源配置扭曲的条件
2013年11月13日 17:43:06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网新加坡11月13日电(记者陈济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13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一个论坛上说,中国已经到了需要消除一些资源配置机制扭曲和深化改革的时候,而且已具备这样做的一些前提条件。

  林毅夫在首届新加坡管理大学中国论坛上说,中国仍将需要投资这个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为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都需要投资。不过,投资的资源配置机制必须更加有效。

  素以关于中国的发展经济学蜚声国际的林毅夫说,中国经济能够在过去几十年间之所以能够取得持续高速增长,根本原因是中国可以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快速推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从而使劳动生产力快速提高。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也集中力量完成了许多技术突破,如发射原子弹和氢弹等,但总体而言,当时的资源配置机制是扭曲的,并不能将资源引导到最有效的经济部门去。到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根据自身特点,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对外开放,完成了经济起飞阶段的快速发展。

  中国之所以能够连续取得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而一些国家却失败,原因之一也在于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双轨制改革,而不是一下子去除所有资源配置扭曲的休克式改革。休克式改革的弊端之一在于它会导致原来依赖扭曲的机制庇护的所有企业一下子陷入瘫痪,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陷入混乱。

  不过,林毅夫说,中国采取双轨制发展的弊端到了今天也很明显。原来的资源配置机制下,大企业可以获得廉价的资金,而普通居民和小企业获得资金相对困难,但他们却是储蓄者,一定意义上是在补贴大的机构。在资本短缺的时期,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资本并不缺乏的时期,这时候仍继续由普通居民补贴大企业,扭曲明显,而且甚至会引起社会不满。

  他认为,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优势已经在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如汽车和机械行业,中国在这些行业的优势正逐渐增强。中国已经具备了消除资源配置扭曲机制和一些瓶颈的资本条件,而这意味着深化改革。

  他说,在金融领域也存在资源错配,需要更多的地方金融机构。

  林毅夫也认为,中国在2008年的人均收入水平按购买力评价计算,是美国的21%。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等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在达到相对于美国经济的同一水平之后,维持了20多年的告诉经济增长。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安全有可能在2008年之后再维持20年平均每年8%的高速经济增长。

  不过他也说,这只是理论推算,如果要实现这样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需要深化改革,彻底消除一些资源配置扭曲和瓶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领导层清楚这一点,也在努力推进改革。

  林毅夫也说,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利用后发优势保持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储蓄率和投资率也都很高。这实际上不足为奇,因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而这两项都需要投资推动。因此未来投资对于中国而言仍将很重要,不过,中国需要的显然是效率更高的投资。

  新加坡管理大学中国论坛主要讨论与中国相关的课题,包括中国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中国的改革前进路径。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也在论坛上说,中国正在努力推进改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既要推进改革,也要消除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大规模投资遗留的产能过剩;而且一些领域的改革相互关联,也可能加大改革的挑战。不过,他仍对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前景保持信心。(完)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李小雨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5698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