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朱浤源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专访。
记者:您刚才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局,政党、民众和学者四个群体都在互动,您觉得在这个关系中,保持一个怎样的平衡更利于社会发展?
朱浤源:社会是像大海一样,波浪汹涌,有时有巨浪,有时是平静的。现在好像是巨浪将起,有那个感觉,但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并不意外,因为我一直致力于推动台湾民主化。我曾在各地演讲时提到,台湾的民主化和自由化,会让台湾人民进入一个原始的森林,在这个森林里你会遭遇很多困惑。这十几二十年来,果然就是这样一个状况。因为时代脉动的背后有更重要的世界思潮,世界思潮对台湾的影响一直很大,所以还是要慢慢地度过。台湾跟大陆不一样,它是一个岛,很容易在风雨飘摇之间晃动,在这么一个风雨飘摇里面,我觉得台湾也等于在经历历练,让它的文化含义更加细腻,所以在这个过程里台湾社会会有各种变化,从学术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那么怎样在您所描绘的森林中找一条出路呢?
朱浤源:现在就是要思考怎么办。我认为学者的责任就是要为未来找出一条更好的路,过去十几二十年台湾被弄成这个样子,都是因为学者写了书之后对人民进行思想引导造成的,因为在台湾学者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就希望,未来的学者能形成一个比较不那么两极化的共识,这种情形在台湾目前看来是有可能的。
在未来,我们希望新一波的学者写未来的教科书课纲的时候,能够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我今天也试着要在演讲中阐明的,就是说台湾人民有一段被利用的历史,被日本政权、满洲政权、汪精卫政权、国民党左派右派都利用过。
现在在二十一世纪,我觉得两岸关系从森林中走出来是有这个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大陆在变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稳定地成长,变成第一大的可能还是看得见的,也就是说不是太久就能实现。所以在这样一个方向里,两岸之间如何来往,往哪个方向走,就变成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