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城镇化和城市治理国际论坛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图为专家学者座谈会现场。郭小天 摄
新华网北京4月12日电(记者张艺)由清华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联合主办的“城镇化与城市治理”国际论坛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共有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四十多位学者及研究人员共聚一堂,对城镇化和城市管理这一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在11日下午的座谈会环节,与会嘉宾主要就各国城镇化和城市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这一话题分享了观点和意见,并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来自新加坡管理大学经济学院的潘淑莹教授就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房价调控所发挥的作用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政府在调控楼市方面需要发挥一定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给予中立的态度,但是在一定时候政府还是要显现出一定程度的调控,对某类住房予以一定的关注。亚洲楼市泡沫比较严重,政府更应该有所作为。她列出了一些可持续社会房价体系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并予以支持,再如有一定数量的廉价房等。
清华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城镇化和城市治理国际论坛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图为新加坡管理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杜强发言。郭小天 摄
新加坡管理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杜强就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扶贫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他通过翔实的调查数据后得出几点自己的感受,分别是GDP上去了不等于贫困就减少了,要扶贫GDP必须投入专门项目上;中国过去的发展历程表明贫困的下降率和经济增长不一定成正相关性;“收入差距与贫困相等同”这种概念是不对的;“小型规模的农业生产力不高”这种认识存在偏差;小规模农业也是现代化的重点对象,应当予以同等重视。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罗家德教授以自己过去所做的社会实验为基础,讲述了社区重建两种模式的区别。他以四川汶川地震一个羌族县的灾后重建为例,说明灾后重建一般分为自发组织型和地方政府主导型,这两种类型的灾后重建人群基本没有重叠。他还以台湾保护原著名文化为例,说明妥善保护历史遗迹不仅能够稳定社区还能增加居民收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宇琳博士以大棚市场拆迁对居民生活及心态的影响阐释,稳定就业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稳定的收入带来稳定的生活”。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新加坡官委议员陈庆文副教授以多元人群融入新加坡社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为主要课题,讲述了新加坡自独立建国以来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他认为,在一个像新加坡这样的移民社会中,如何良好融入社会非常重要,新加坡政府在计划生育、教育、经济等方面采取措施,让外来移民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会。
在座谈会的最后,各位发言代表就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和话题相互交换意见,为本次“城镇化与城市管理”国际论坛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