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李正风:创新型社会需要创新文化的塑造
2014年04月15日 14:44:20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正风教授接受记者专访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4月15日电(记者 高菲)清华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城镇化与城市管理”国际论坛1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新两国的学者、企业界人士就城镇化、城市的转型与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论坛间隙,新华网新加坡频道记者就中国的科技创新形势专访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正风教授。

    记者:中国希望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现在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大环境如何?

    李正风:总体来讲,国家政策是明确的,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新时期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就是把创新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这也是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应该说2006年纲要发布之后,这个转变有明显效果。有一些数据和案例也支持了这个判断。比如,中国企业在2006年之后专利申请量提高地很快,专利授权比例也有所提高。一方面,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与创新的投入,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除了政府的政策之外,企业自身也意识到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记者:目前“全民科学素养”的呼声之高前所未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

    李正风:这个行动计划从2003年开始研究,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之后,紧接着就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人才是基础。“人才”不单指高端人才,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是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对科技的了解程度及公民参与科技创新过程的程度。这都是我们挖掘人力资源的重要方面。其实,这与中国整个的人才政策有关联,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以前,中国普遍的全民科学素质基础较差,这几年推行的全民科学素质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前不久,对《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实施做了评估,其中一个部分讲创新文化的实施情况,涉及到这几年对公民科学素养提高做的工作和评价。一方面,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中央和地方都重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有了较好的基础。此外,在推行该计划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对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说,公民的科学素养明显提升,当然这其中也存在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推进。

    记者:中国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应该如何合作,把中国打造成一个科技大国?

    李正风: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一些国家目标比较明确的项目或任务,这些部门的协同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很强,这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有另外一个弊端,就是条块分割,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职能分化,有时候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合作。在中国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成果如何尽快市场化、产业化,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也就是说这些科研成果怎样尽快的被企业利用,这就涉及到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问题。政府在这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为政府是政策制定者,政策对产学研合作有很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要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实现提高中国创新能力的目标,的确要按照创新生态系统的要求,整体思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克服大学、企业合作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很多研发资源集中在大学、科研机构,怎样使这些研究与企业之间有好的合作又不妨碍科研机构行使其正常的职能,这就涉及到制度保障。

    记者:与新加坡还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创新差距在哪里?从哪里着手弥补?

    李正风:在不同的层面上都会有差异,有些差异蕴含着中国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薄弱之处。首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这是基础性的问题。这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紧密联系,让各个方面的创新资源有效整合,让自上而下的创新活力激发出来,为整个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另外,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在整个社会中的塑造也很重要。怎样理解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及怎样树立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动力,都与创新文化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要想真正成为创新型社会,在价值观念上、行为模式上,都要体现创新的内在要求。从长远来看,要使中国发展为一个创新型社会,进而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创新文化是很重要的。(实习生刘丽敏对采访亦有贡献)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朱永磊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639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