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于文轩:舌尖上的公共外交与大国崛起
2014年05月19日 09:33:03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从积贫积弱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今中国在国际政治、军事、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个大国崛起的过程中,软实力的培育和展示非常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大国能否崛起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在和国际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哲学、价值观、制度和文化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生冲突。大陆小孩在香港街头便溺一事,在深层次上反映的就是这样的冲突。这其中既有相互之间不了解和偏见的因素,也有对软实力的重要性认识得不够,与软实力传播和展示的效果不佳有关。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公共外交,希望通过更柔性的非正式的手段加强中国和世界的沟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化解外界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最近央视热播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下简称《舌》)自去年开播以来就广受瞩目,而《舌》第二季(下简称《舌II》)开播则更引起了海内外的热议。作为电视节目小众类型的记录片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反响,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奇迹。《舌》可以说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突破了传统中国美食记录片只见”物” 不见“人”的传统,大量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记录片拍摄的理念和技术,突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通过对制作美食的人的刻画,有利地增强了美食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作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近来中国政府开始致力于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但其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往往是投入大但效果却不显著,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得不够。西方文化特别是后现代的西方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对个体人性的关注和对宏大叙事的摒弃。笔者今年去美国开会,纽约纽瓦克机场播放的欢迎海外游客的宣传片《美国欢迎你》就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部宣传片里没有太多的名山大川,有的是各种族和各年龄段和各阶层的人的现实生活和笑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饮食文化集中华文化之大成。从食材的采集准备,到烹饪呈现和餐饮场所,以及环境的构建、营造,中华文化的哲学、价值观、文学、美术、音乐、建筑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民以食为天”。美食具有跨文化的吸引力。从美食入手,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以人为中心的表现手法对于中华文化的介绍和推广非常有帮助。

    不仅展示了文化, 《舌》浓郁的人文色彩向海外观众展现了一个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朴实无华、敬业爱家的中国普通民众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巨大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个人体差异。尽管中国已是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仍然非常简朴,从某个角度说,个别地区的民众生活还是相当的辛苦和贫穷。在从方面,《舌》有助于外界了解中国真实的国情和面貌,对于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错误认知和偏见颇有助益。

    《舌II》开播以来在获得好评的同时,也遭到了某些非议。有海外媒体指称《舌II》偏离了介绍宣传美食的路线,带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色彩。这反映出《舌尖上的中国》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首先《舌》如果是非盈利组织和私人电视节目制作者制作的节目,效果会更好些,而《舌II》的视野则稍显狭窄。在我看来,《舌II》是欠缺了历史纵横的深度和国际视角的广度。如果能将中华文化和美食放到世界文化发展和世界美食丛林里来展现,效果或许要好得多。如果片面强调中华文化古老悠久天下独步、中华美食天下第一的话,可能也会向外界展示盲目自大的中心主义和对外部世界的不了解。

    我个人认为,中国美食节目的制作者可与新加坡美食专家加强交流与合作。新加坡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处,东西方美食交相呼应,发展出的亚洲混合风美食形态,对于如何将中华美食和世界美食相融合并发扬光大,非常具有参考和借鉴的现实价值。

    (作者:于文轩,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系助理教授。本文只代表其个人观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李小雨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651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