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环境及水资源部兼外交部第二部长傅海燕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记者:新加坡是2013年中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国,从您的角度看,新加坡对华投资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傅海燕:新加坡的企业在中国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新加坡企业的投资范围更加广泛,已经从沿海地区拓展向更多省份和城市,投资内容和投资项目也更加多元化了,经历了从原先的制造业到现在大规模全配套综合性开发项目的转变。
今天的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商家集合了自身在中国的经验和在新加坡开发的技术,来提供综合性服务。在华投资的新加坡企业刚开始都是较小规模的企业,现在有更多更大规模的企业陆续来到中国投资。
新加坡非常注重高信誉、高品质和优管理,希望新加坡企业在中国拓展业务的同时,能够配合中国当地的民情需要,遵守中国当地法律法规,让新加坡的高信誉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新两国政府开展了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和广州知识城等一系列有前瞻意义的合作项目,接下来两国之间会如何深化合作或开拓新领域?
傅海燕:在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工业园配合当时中国的需要,以吸引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为宗旨,在技术转移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对中国整体的经济改革起到了催化作用。天津生态城是配合五年前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需求这三个方面,建立起的一个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都能取得平衡的小城市。除此之外,两国在高层合作、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开展了既深入又广泛的合作。
记者:新加坡的公共政策在人口、环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等多方面实现了平衡协调,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做到的?
傅海燕:新加坡能够做到这一点,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新加坡政策有其持久性,很多方针政策能够得以持续落实。比如,水污染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家。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工业污水,就会出现污染现象。我们要经济,同时也要保护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一个普及面很广的水收集网络,这是不可能用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落实。所以在政治稳定的大前提下,要持续落实长期的方针。
第二,各个部门在执行环节必须进行综合思考,在经济、环境、甚至土地规划等方面,都要全面考虑如何平衡这三点。比如,规划和控制工业污染,特别是要控制靠近居住区的工业污染度等。针对污染企业要持续监控,如果有违规情况出现,必须要进行法律制裁,可能是罚款,甚至是暂停业务直至妥善处理完成后才可以再次营业。这些措施都是有明文规定同时有效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