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对话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安博迪:中国获诺奖需要耐心
2014年09月15日 10:24:40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南洋理工大学安博迪教授(图片由南洋理工大学提供)

    新华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王俊景)“8年前,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人叫好。而今,大家期望越来越高,或许我只有摘下月亮才能让大家满意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大)校长安博迪教授说,“不过,中国有首歌,叫做《月亮代表我的心》,那么,我愿意为大家摘月。”

    来自瑞典的安博迪教授身形高大,声如洪钟,带着北欧人特有的直爽和奔放。他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妙语连珠,讲到兴奋处,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淡蓝色的眼眸中似有跃动的火花。

    安博迪教授2007年出任南大常务副校长,2011年正式接受校长一职。在这8年间,安博迪教授积极推进具有影响力的科学与工程项目,带动一大批世界著名的教授加入南大。如今,南大在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中排名第二,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1。

    缘何南大近年来取得如此显著的学术成就?安博迪教授认为,是人才造就了南大的今天。他强调,人才是大学之本。南大有幸从全世界招募到最顶尖的人才。这些顶尖人才来自欧洲,来自美国,也来自中国。很多中国学者赴海外著名学府深造,学成后回到亚洲,选择留在新加坡任教。

    中国获诺奖需要耐心

    “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曾说过,‘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我个人并不赞成将研究作过细的分类,也认为科研的计划性不能太强。”安博迪教授说,“适当的计划是必要的,但很多科研结果都是不可预料的,就好像再推开一扇门之前,你不知道里面会有什么。科研不是城市管理,无法完全依照计划进行”

    安博迪教授解释说,大多数诺贝尔奖诞生于大学,而不是大型科研机构,正是因为大学教授的思维更加活跃。约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美国学者,这也说明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最好,欧亚相对要弱一些。

    安博迪教授也秉承着这一理念来管理南大。他认为大学只是制定宏观框架,确定优先发展的项目,比如南大的可持续发展,医疗保障和新媒体等领域的研究。在此框架下,教授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各自领域开展独立的科研项目,大学绝不会对此指手画脚。

    “像我本人在生物化学方面有些研究,但在物理方面,我只是门外汉,我不能对物理学教授指手画脚。”安博迪教授强调。

    安博迪教授曾担任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诺贝尔基金委员会委员和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委员。被问及中国何时能拿到诺奖时,他说,中国需要耐心,科研成果非一朝一夕就能诞生,只要让教授们保持独立自由的科学独立性,思考性,那一天总会到来。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王俊景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65126985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