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频道10月27日电(记者张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所立足于亚洲,放眼全球的大学。而作为一所亚洲的大学,应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文化。”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拉金德拉(RAJENDRA K.SRIVASTAVA)在西财-新大“经济转型期的管理”国际论坛间隙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国家,新加坡必须学习在其他市场的经营之道。因此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具备100%的全球视野。
记者:新加坡管理大学已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国际论坛,办论坛的初衷是什么?目前学校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情况如何?
拉金德拉:我们已经开始在研究领域和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一些中国高校展开合作,目前也正在着眼与复旦和上海交大的合作。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定位是一所亚洲大学,是西方世界了解亚洲的门户之一。大约3年前,我们开始重点打造“洞察亚洲”策略。第一个项目是和厦门大学在应用金融硕士课程的合作,学生在两所大学各进行一年的学习。除此之外,和其他学校的合作也在推进,例如与北大在信息技术专业的合作,学生在完成北大两年的学业后,赴管理大学继续深造一年。我们还有一个与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的三方合作项目。
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与香港大学合作的可能性,类似的尝试也在与印度的高校之间进行。另外,我们在中国的一些合作高校也有意探讨和印度高校的合作。总体来说,新加坡管理大学的目标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为是一所立足于亚洲,放眼全球的大学。
记者:您在前面谈到了“洞察亚洲”,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拉金德拉:现今世界上的很多话题都离不开中国。要了解、读懂中国,不可能通过剑桥或者硅谷。因为从整个北美看,市场相对更统一。但在中国,例如北京和二、三线城市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亚洲国家之前的区别也非常大,很多时候需要跨界把握语言、文化、货币、法规、物流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对大学来说,我认为在某个时间点上,我们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文化。
就像这次论坛中,我觉得很有意义的内容之一是西南财经大学关于家庭财务的一项调研。不仅因为它的调查样本中包括了大量的中国家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周期性重复调查,可以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变化和趋势,其中既体现了商业活动和法规的内容,也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记者:你对年青一代的中国和新加坡人有什么建议?具有哪些品质和能力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现今的世界形势?
拉金德拉: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受限于人口、土地和资源,因此必须要学习在中国、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做生意。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100%的全球视野。其次,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体验式学习机制:有些知识课堂上学习,另一些知识则通过实践来掌握。例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到经济学原理,但与客户的沟通、谈判技巧则更多在课外掌握。所以我们欢迎学生选择双学位,例如心理学和市场营销;但对每一个专业来说,我们都有实习的要求,促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下学习公司运行实务。这也是我们将理论付诸实践的一种方式。另外,我们还开设了很多实践性课程,相当一部分的学分是基于项目,例如实习的表现等。
第三个要素是和社会的联系。在建校之初,我们就设定了两个要求:第一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习一门道德课程,第二是80个小时的义务社区服务。实际上,学生目前平均服务时间数已超过150,一些学生甚至达到500小时以上。社区服务可以包括很多东西:如果你是一名法律系学生,你可以做一些为穷人服务的公益活动;一些社区服务也可对接国际项目。例如我们有同学去尼泊尔支教、去肯尼亚参与学校建设。为什么我们看重社区服务?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最接地气的经历,才能使得学生明世俗、体百味,突破精英主义的狭隘,避免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个即我们所说的课余活动。例如,新加坡管理大学有一个龙舟俱乐部,每年组织新加坡龙舟赛。在比赛的筹备、组织过程中,包括申请许可、争取赞助等,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了解商业经营的模式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