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新华国际思客会圆桌论坛举行 中新专家展望“一带一路”前景
2015年02月15日 17:16:20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由左到右依次为新华网新加坡频道总经理吴磊、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行长郭宁宁、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邓特抗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教授高树超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2月15日电(记者 陈丽婷 实习记者 白哲)由新华网举办的首场国际思客会近日于新加坡举行。在主题为“中新建交25周年:2015中新经济合作与机遇展望”的圆桌论坛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行长郭宁宁、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邓特抗、法学院教授高树超就“一带一路”、中国同东盟的外交关系及如何应对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等话题展开讨论。

    回顾2014年,邓特抗以APEC会议为例,分析了中国在外交事务上的实力和愿景。他认为,中国是区域大国,也是全球大国,要建立新的大国定位和战略目标。他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对东盟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在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下,有望实现互通共融。

    郑永年说,未来10-15年将会是中国同东盟国家外交政策相互调整适应期。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在这一过程中把中国的发展经验传递给更多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新角色。在他看来,中国资本“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形式。

    郭宁宁从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入手分析了目前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她表示,“一带一路“战略符合中国与全球经济合作往来密切的态势。在走出去过程中,全球金融格局分化多变,机遇和挑战并存。企业和金融机构一方面需要有积极的心态,面对发展过程中风险加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挖掘“蓝海”机遇,海内外联动,开放创新。

    结合对新加坡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的经验分析,高树超认为,中国可以在中新合作的过程中,挖掘比较优势,探寻经济转型的新模式。例如解决好资金流向和分配问题。他表示,未来两国经济合作将会转向以消费需求为导向。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李小雨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7499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