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新加坡海域现浮游生物致大量死鱼 或成常态
2015年03月11日 07:37:28  来源: 环球网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0日报道,新加坡东部海域出现大量浮游生物影响养鱼业。随着气候及环境变化,有专家担心,“死鱼”现象很有可能成为业界常态,因此呼吁渔农尽量采用海水监测系统或其他措施减低损失。

  新加坡水资源及环境科研咨询机构DHI的环境科技和化学部门主任艾卡斯博士(Hans Eikaas)受访时强调,浮游生物可在任何海域出现,本区域其他热带国家的养鱼业同样受类似威胁。

  他表示,这不是新加坡独有的问题,这里热带气候和相对温热的海水为海藻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只要海水有足够浪潮,少一点养分含量, 浮游生物滋生的风险将会减少。但如果有连续少雨或无雨炎热天气,这个问题将再度产生,因为平静的海水,为浮游生物提供了绝佳的繁殖环境。

  据报道,新加坡当地海域中至少有上百种类的浮游生物,此次导致大量死鱼的是一种被称为“沟鞭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的浮游生物,属于甲藻类(Dinoflagellate)。

  知名鱼类生理学家蓝唐英教授及共和理工学院海洋与水产养殖学系主任陈维龙受访时均认为,当地渔场多年来在同一地点养鱼,相关海域中的海水养分超标,很有可能是因为累积的鱼饲料残渣和鱼排泄物造成。近年全球暖化导致的炎热天气则是“推手”之一。

  蓝唐英解释说,这是关于养鱼业废物管理的基本问题。饲料和鱼本身释放的氨气,分别是海水中的实体和溶解废物,导致海水中的有机物负荷 (organic loading)。如果浪潮足够,海水中细菌可将有机废物转化养分,是自然的再循环。但浪潮若相对平静,海浪小又少雨,废物作为养分汇聚在一起后,加上强烈日照,将刺激浮游生物滋长。

  陈维龙则指出,正常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如同陆上草地一样,属生物食物链的最底层,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如此大规模的浮游生物是相当严重的情况,也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现象。

  受访专家说,目前没有方法来预测浮游生物会否大量繁殖,但渔农可借助自然或科技方法减损,比如可考虑种植海带等海草,吸收海中养分。陈维龙认为,检测海水质量数据能协助渔农察觉海水变化,或许改变传统的养殖法也是对策之一。(实习编辑:李梓瑄 审核:谭利娅)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余南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7567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