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频道4月12日电(记者 吴婷婷 左昊畅)香港永隆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蔚华日前在新加坡的一场演讲中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投资桥梁,作为中国资本输出的载体,带动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升海外对中国第二次创业的信心并且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他还表示,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是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连瀛洲纪念奖学金邀请,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作为连氏杰出访问学者发表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与中新经贸合作新机遇”的主题演讲。
马蔚华说,中国经济新常态不仅是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全球经济影响下的产物。目前,全球经济的全要素结构发生变化,科技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都酝酿着重大的发展。
从消费需求看,马蔚华称,城乡、区域差距缩小、劳动力价格提升与贫困人口规模减少等因素提升了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同时,购买力的提高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因此个性化的消费和创新供给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构成。
从投资需求看,互联互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将大量涌现。城镇化会促进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此外,从西部大开发到中国长江经济带,再到“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也体现出基建投资空间布局的变化。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与中新经贸合作新机遇”主题演讲提问环节。左一为主持人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刘宏教授。
马蔚华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的重大经济结构调整对国内和境外投资者都将产生影响。随着全球发达国家增长速度降低,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必须创造新的出口结构优势。他强调,在全球经济不振的情况下,亚洲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增长亮点,特别是东南亚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他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将成为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投资桥梁。首先,“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国资本输出的载体,通过债务模式的积淀扩张,拉动投资需求,启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亚洲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第二,提升海外对中国二次创业的信心。第三,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马蔚华在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采访时表示,“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面临很多挑战,一是金融脱媒,不仅是资金的脱媒,也体现在支付的脱媒。二是利率市场化。尽管目前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即存款上限还没有突破,但随着利差逐渐缩小,包括余额宝在内的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三是互联网金融。
他表示,过去三十多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和利润呈现高速增长,不良资产的显现也不突出。“新常态”下,将出现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回升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