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新加坡:旧工厂里的日占影像
2015年04月22日 08:20:25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重返抗击日本法西斯历史现场

   旧福特工厂里刻着“以史为鉴”四个字,来此造访的大多数游客都是外国人。其中来自澳洲的游客乔纳森·布尔说,“我感到很震撼,这里竟然还有这样一段历史”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马玉洁发自新加坡在新加坡的上武吉知马路上,坐落着一座灰白色的建筑。它的历史,即使在当地也鲜有人知。

  它最初是福特汽车公司在东南亚开设的第一间汽车装配厂,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这间工厂已经关闭,而封存在此的,亦是一段很难从如今的新加坡感受到的动荡的过去。

  1942年2月15日,驻守新加坡的英国海峡殖民政府向日本投降,英国驻马来亚总司令白思华就是在这里向日军首领山下奉文签署了投降书。

  那一天,恰是华人新年。

  让外国游客感到震撼

  本应该是爆竹声声热闹欢腾的节日,变成了枪炮声下战争的萧肃和寒栗。

  更加可悲的是,几乎没有人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正如新加坡建国总理在回忆录中所说:“在日本攻占新加坡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英国皇家空军战无不胜,英国不可能被征服。但事实却给了我们一记当头棒喝。”

  沦陷后的新加坡被改名为“昭南”,陷入3年零6个月的日据时期。在这所今日已被改造成博物馆的旧福特工厂内,悬挂着一幅幅当时战争时新加坡满目疮痍的模样和令人心酸的生活:当地人走在街道上必须向日本军官鞠躬致意;一家六口,甚至包括几岁的孩童被绑在街边的树上受虐待致死,只是因为他们为印度人做衣服,而那些布料,是印度人从军库里偷剪下的……照片里的人们,都带着战争期间所特有的神情——那是对生命不知在何时戛然而止的恐惧和对残酷现实的厌倦。

  馆内同时播放着一些亲历者口述的经历。他们的家人有些在防空洞躲藏被日军杀害,有些受到了日本残酷的虐待。馆内资料显示,进入亚历山大医院时,日军刺死医护人员,甚至连病床上的伤员也不放过。

  而最恐怖的无疑是日军攻陷新加坡之后肃清抗日人士的“大检证”。为了报复新加坡华人之前支持中国抗日活动和新加坡的义勇军,日军占领新加坡几天后便出示一份布告,要求新加坡所有18岁至50岁的华人男子到几个地方集中“检证”。不过,这其实是一个幌子,日军真正的目的,是借机肃清新加坡境内亲英和支持抗日的人士。

  为了在一周内肃清反日分子,很多无辜的平民仅仅因为神色可疑等原因就被诱骗至集中地惨遭杀害。而在当时真正通过“检证”并最终拿到“良民证”的人,也必须时刻将这张保命的纸片放在身上,否则就有可能被关起来活活打死。馆内照片恰好记录了一张当时被视为最珍贵的“良民证”——这个名为“华侨登记证”的纸片上详细记录了一个人的姓名、年龄、出生地、现居住地址以及家庭成员等各种信息,同时也附上持有人的照片,严防冒领。

  旧福特工厂里刻着“以史为鉴”四个字,来此造访的大多数游客都是外国人。其中来自澳洲的游客乔纳森·布尔说,“我感到很震撼,这里竟然还有这样一段历史。”

  至少5万名华人被日军杀害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万名新加坡华人在日据时期被日军杀害。1962年,在新加坡很多地方相继发现了日本占领时期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心看着这些骸骨被遗弃在荒郊野外,便着手将发现的遗骸统一进行发掘和安葬,并于1967年2月15日在市中心的美芝路上建立了新加坡“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这是一座70米高的石碑,四支锥形的白色石柱,组成一座巨大的锥形石塔,插入蓝天,象征着新加坡的四大种族——华裔、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所共同担负的苦难。时任总理李光耀在当时的揭幕仪式上说,建立这座纪念碑的目的并非是要撩起仇恨,而是要纪念在一场历史大灾难中死难的同胞,并提醒人们对任何新的威胁保持充分的警惕和戒备。

  也是从那一年起,中华总商会便在每年2月15日举行祭礼,悼念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到今年已是第48个年头。这48年里,每年的2月15日,罗荣基都一定会来这里痛哭一场。

  今年74岁的罗荣基已经满头白发,平时看起来是个笑容可掬、精神爽朗的老先生。然而,回想起新加坡被日本占领的3年零6个月的日子,泪水就不断涌出,说话间数度哽咽。

  “我爸爸在日本鬼子进来的时候被杀……”话音未落,他就像个孩子般呜咽了起来。

  历史不能被淡忘

  每一次回到这里,都会再一次触碰罗荣基往日伤疤的疼痛。而最让他无法释怀的,是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日本人到今天还没有向我们道歉。我们不能够原谅。”罗荣基说,他每年都带着家人来参加悼念仪式。“今天我带了太太、孩子和孙子,我要让他们知道,每年都一定要来这里拜祭。”

  人们是健忘的,但历史不能被淡忘。如今,每一位到访旧福特工厂的访客都会观看馆内的一段影片,而在影片结束后,馆内的工作人员会为每个人递上一本厚厚的书刊作为纪念。这本于2005年编纂出版的《昭南年代: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下的新加坡》中,详细记录了“日占”时期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各国的真实生活。

  作者李素梅女士在这本书中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日军所到之处留下的暴行远超一般,主要在于其杀戮行为的残酷和对于屠戮生命的肆意。她说,日本部分人甚至有一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如果任由其极端民族主义扩散,而官方看起来又不能阻止这种情况蔓延的话,日本有可能永远也不会正面这段历史。而这么多日本年轻人对于历史一无所知,则会使得历史重演的可能性随之上升。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李小雨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7717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