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狮城微观察:为何行人是老大?
2015年07月27日 11:13:14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编者按:作者曹雨真曾留学新加坡。期间,她留心观察新加坡社会风貌和城市建设、悉心写下观察记录短文,妙笔展现中国人眼中的狮城亮点。本频道特作此连载以飨读者。

    车让行人,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声喇叭。至今回想起来仍是十分温馨和感动。

    曾听过一句好玩的话,“一分钟有多长,看你是呆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时间是相同的,感受是相对的。

    如果借用一下,“红绿灯有多长,看你是通行在路上,还是等待在路边。”对于奔波在马路上的车和人,体验是不一样的。对于日前受到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的人们,那个红绿灯可能相当的长,于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哈哈。

    笑归笑,理归理。当然不是为这种行为开脱,红绿灯下,车辆和行人理当共同遵守交通规则。只是“中国式过马路”,在“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背后,不容忽视的是一种国情特点的现实况味。

    曾在南洋理工大学认识一位朋友,早年留学德国,欧洲生活数年后,全家定居狮城。有一次相聚聊天,谈起刚回国内探亲。于是问她身边的孩子,“玩得开心吗?”两个男孩,大的10岁,小的8岁,兴奋写在红红的脸上,争着述说见到亲戚时的热闹,游览名胜山川的新奇。接着问“喜欢那儿吗?”,他们却不说话,稚气的脸庞上闪过犹豫。当母亲的看见我的困惑,不好意思地道出原委,孩子们不习惯国内的公路,好几次汽车就贴着身体过去,都惊了一身冷汗。

    说到这里,我很快明白了这位母亲的心情。从小在欧洲城市长大的男孩们习惯了行人优先的方式,而在狮城的马路上,作母亲的更不必为此担心和焦虑。

    在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园,时常要穿过一条马路,约两车道宽,斑马线处有一定的坡道,没有红绿灯。第一次经过时,离路口还有两三米远,看见一辆载客的校园大巴正在下坡的路上,却缓缓地停了下来。当我来到路口,习惯性的停住步伐,左右瞧瞧只有自己一人站在斑马线上。这样过了几秒钟,胖乎乎的印度裔司机伸出手来,挥手示意我先过街,于是赶紧小跑几步过去。回过头来,看他不慌不忙发动汽车,车上乘客心平气和,象什么也没发生。我几乎不敢相信刚才一幕,几十个人的大客车等待一个人过街,停在下坡路上。

    这个路口是从南洋谷通往游泳池的必经之路,之后的日子里,无数次经过那里,路遇上下坡道的轿车、货车,大巴或者摩托车,礼让行人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平静上演。时常看见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早早放学后独自走在路上,不惊不诧地过街。而我也从当初的受宠若惊到渐渐镇定自若,有时实在过意不去,快到路口时,看到远处有车,便故意放慢步伐,离得远远的,不让车上的司机看到自己。

    后来出行在城市的街道,遇到有红绿灯的路口,也有新的体验。最初纳闷红灯为什么那么长呢,然后发现灯柱上有行人按钮,当你用信号灯表达意愿后,路上汽车便都缓缓停下,等你大摇大摆过去。不过,在城市出行的轨迹上,需要过马路的时候并不太多,也很少有行人蜂拥过马路的场景,人群往往集中在地铁、城市综合体等地方,不时也穿行人行天桥、过街地道。这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有很大关系。

    车让行人,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声喇叭。至今回想起来仍是十分温馨和感动。这种礼让的自觉,贯穿于每个驾车人的意识和行为中,这要多少年才能习惯成为自然啊。对于行人而言,过马路何必要闯,你就是老大。为何行人是老大?不妨从管理的方面捋一捋关系。

    车让行人,这里有对行人路权的尊重。行人对路的使用权和驾车人同样重要;行人对马路的使用,紧要处体现在过马路;行人相对于车的相对弱势是不是该有所倾斜,那么斑马线自当是有主人的。

    车让行人,这是有一个趋赢的博弈。当双方在不确定对方动向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也许都按照最大化趋利避害的想法采取行动,却未必实现利于双方的效果,甚至是最坏的困境。争抢导致堵塞而损失社会效率,争抢导致焦虑损害人们精神健康,争抢导致利己引发文明道德滑坡。而当一方明确谦让的情况下,另一方也会做出利人利己的选择,从而产生理性互动,实现良性循环。

    车让行人,也有城市和道路规划的科学问题。如果一路有停不完的灯,斑马线上有让不完的人,那么车让行人可能是一句空谈。小小斑马线,是城市和道路规划的综合产物,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系统的考量和超前的绸缪密不可分的。

    放眼国内,许多城市奔走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当在国外成长的孩子们回到父母家乡,不再害怕过马路时,也许“中国式过马路”会有令人欣慰的新解。近闻深圳、杭州等地正在推行斑马线前“车让人”,探索之举,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曹雨真,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从事文化传播与交流工作。曾为联合早报网和新华网相关频道撰写专栏,通过细节处的城市观察和公共问题观察,提供多维视角,分享多元信息。本文来自曹雨真著《善治--新加坡微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网新加坡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余南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8063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