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负笈他乡求学是留学生们人生旅途中别样的风景。异域文化的多元,让学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或许还收获了爱情。正值中国和新加坡庆祝建交25周年,新华网新加坡频道特举办此次“我的留学时光”征文比赛,与各位读者分享狮城留学的多彩时光,促进中新友好交流。
新加坡是一个经济发达的花园城市国家,作为教育部2015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研修班的一员,初来异国他乡,目及之处,花团锦绣;所到之处,处处风景,所受到的震撼是极大的。但冲击最大的还是理念上的差距。
在NTU(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一次题为《新加坡资讯科技在教育及管理上的应用》的课堂上,老师谈到新加坡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ipad查资料、回答问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投票,作为一名仍耕耘在讲台的教师,这使我感到好奇和困惑,课堂使用手机不会影响学习么?
图为作者上课课堂(图片由作者提供)
带着疑问,课余和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老师的回答是: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用媒体交流的时代,手机成了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据国立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新加坡的学生平均每天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在使用手机,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在发生改变,学校教育必须做出回应。但仍让我困惑的是,在课堂上,face to face 的提问岂不更好,为什么要通过手机等媒体间接交流呢?老师告诉我,在传统的课堂上,亚洲的学生易于害羞、胆怯,或害怕回答错误受到同学耻笑,没有面子,所以发言不够踊跃,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不具名提问,教师解答,就很好的照顾到学生的这种心理。这让我突然想到笔者所在的高校,学生上课玩手机成了校管理方和多数老师头疼的问题,最后某系居然“创新”出一种方法:在教室第一排设手机收纳袋,几十个小口袋标注着不同的序号和名字,每个袋对应一个人,学生上课前自觉将手机放进讲台前的手机收纳袋。据称,此法不仅能消除玩手机现象,还能监督学生出勤,自从教室有了手机收纳袋,“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此法一时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正面报道,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来。
接下来的学习课程中,我了解到,与国内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围堵”不同,新加坡的教育不仅是“疏导”,更进一步的是提倡资讯科技在教学中的使用,学会用媒体与学生交流。例如规定每学期有一周学生不到校,老师必须通过网络授课来完成教学任务,以此提升教师的媒体素养,资讯能力。此外,还大力推行翻转课堂、MOOC、网上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等来回应新科技带来的变化。
科技的运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室的概念,也带来了教师角色的革命。在课堂上,你费尽口舌需要讲解的概念、原理,学生在下面通过手机比你知道的更快、更多、更准确,那么你老师的作用在哪里?新加坡的老师谈到,老师已不再是纯粹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创设学习需要的环境,作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助者、引领者。
科技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还引发学习空间、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学生和老师角色转换等一系列概念的重新定义… …。
新加坡的教育决策部门目光更为深远,2014年发布了《新加坡学生21世纪技能和目标框架》,就价值观、社交和情感技能、全球化技能三个层次提出要求,为新加坡未来人才的竞争力提前布局。
对比新加坡的教育发展,突然感到有沉甸甸的压力,有些赶快回去干些什么的冲动,我相信,只要一直在路上,我们的愿景一定会实现,借用新加坡老师的话:我看好你们哦!
作者简介 吕玉辉(男),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修班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网新加坡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