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漫漫谈 | 说说你我眼中的新加坡
2015年11月06日 09:04:0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公元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前后,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盘那乘船至此,见一猛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王子遂赐名Singapura,即“狮子国”,新加坡乃其谐音。

  说起对新加坡的初印象,大多数国人可能会有同样的感受:是中国人出境游“鼻祖”目的地——“新马泰”之一,有怪萌的鱼尾狮咧着嘴傻笑;那里有道菜居然叫“肉骨茶”,而有些姑娘叫“娘惹”;在那里找好吃的要去“牛车水”,而人人都想去圣淘沙度假;还有,大家都说那里的政府机关清廉得就好像当地洁净清爽的街道一般。

  但如果要问这些印象从哪儿来?可能大多数人也会有同样的答案——新加坡电视剧。想当年,有能力与港剧争抢小伙伴们电视屏幕“半壁江山”的也唯有“新剧”了。

  难怪新加坡《联合早报》曾这样报道: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新加坡本地电视剧在中国大陆开创了收视热潮,带给了很多中国人一段美好的回忆。在新中建交前后的年代,对新加坡还不是很了解的中国人,都是通过电视剧来感受新加坡。

  或许叫不出当年新剧“一姐”潘玲玲和“一哥”李南星的名字,但若有机会再听到那些主题曲熟悉的旋律,见到他们的面容身姿,相信大多数人会有一种原来在新加坡有很多老朋友的感觉。讲真,他俩当年在中国的人气和影响力是后来的新加坡歌坛天后孙燕姿和另一位新剧女艺人范文芳无法企及的。

  李铭顺(左)、范文芳(中)、李南星(右)

  年过不惑的庞春士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到新加坡也有20年了。身在长春的庞春士当年觉得新加坡是个很遥远的地方。他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回忆:“先知道李光耀,后知道新加坡。再联系到之前看过的新加坡的电视剧的点点滴滴,整个新加坡的影像就在我心里形成了,觉得有机会应该去看看。”带着对新加坡的影像记忆,庞春士来到那里,新加坡没有让他失望,“我看到了差别,差别在于比电视里更好。”

  孙燕姿的广告海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富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中国人来到新加坡,旅游、学习、交流、做生意或者是定居……肉骨茶、“牛车水”、圣淘沙都不再局限于海报和屏幕。我们可以实地探访领略、亲身体会。

  我们在“狮国”会知道肉骨茶是边吃排骨边饮茶,只不过分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马来西亚的“福建派”。而这里的另一款著名肉食——“美珍香”肉脯肉干也漂洋过海来看咱。起源于1933年的“美珍香”,制作的是新加坡人农历新年时不可或缺的食品——肉脯肉干。这特别的南洋风味传遍中国各大城市,俘获中国人味蕾的同时无形也拉近了两国人民的感情。

  如果来到“牛车水”(新加坡唐人街),导游还会告诉你这个新加坡最大的历史街区,如何从一条福建和广东劳工每天不得不用牛车载水冲洗的尘土飞扬的街道,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商业协调融合的繁华街市。

  在马来文里,“圣淘沙”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在有着“欢乐宝石”之称的圣淘沙,当你沉醉在多姿多彩的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之时,可曾想到它曾经只是一个小渔村,还曾被英军作为军事基地。1967年,新加坡政府正式收回这个与本岛毗邻的小岛,直到1972年才将它改造成“完美度假地”的代名词。

  已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如今的一切美好,自然与“下南洋”的华人和当地人一代代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也得益于被称为“国父”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开创的“新加坡模式”。经济改革、高效政府、铁面法治、公积金制度和廉政公署,都成为新加坡的代名词,也构成了你我心中的“印象·新加坡”。(记者林晶,编辑陈璐,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李小雨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840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