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坡岛见闻录
2015年11月16日 14:49:17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编者按:负笈他乡求学是留学生们人生旅途中别样的风景。异域文化的多元,让学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或许还收获了爱情。正值中国和新加坡庆祝建交25周年,新华网新加坡频道特举办此次“我的留学时光”征文比赛,与各位读者分享狮城留学的多彩时光,促进中新友好交流。

    来到“坡岛”将近半年了。

    留学生们都喜欢叫它坡岛,毕竟作为一个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哪有亲密朋友之间直呼其名的道理。就像“天王盖地虎”那样的“切口”、“行话”一般,一说坡岛,彼此就知道都是从中国飘扬过海来的留学生,总会生出他乡遇故知的快慰感。久而久之,昵称是越叫越亲切,反到是大名少人问津了。

    跟坡岛的故事呢,就算煮一炉酒,剥上几盆盐煮花生,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作为一个扎根于黑土地中恣肆生长的东北汉子,试图融入狮城这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时,用家乡话来说,“那是相当地热烈啊”。飞机一落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去验证关于这片土地的种种传说。顾不上他省同学纷纷捂脸,大呼有伤国体,先趴到洗手间旁的水龙头一通牛饮,果然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矿泉水,学长诚不我欺也。

    大概是在和谐的环境下生存久了,坡岛的生物也熏陶出了几分素质,一群慢慢吞吞、温温和和的动物,饥则食,渴则饮,遇见了人也有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气质,依旧我行我素懒洋洋的行进着,仿佛你挡住了它的阳光。刚来到这的熊孩子仍保留着国内追鸽子的习惯,于是在皮肤或黑或棕或黄或白的人的一双双谴责的眼神中,把往日的宁静变成了鸡飞狗跳“鸡犬升天”“一地鸡毛”。后来在轻轨上与人聊天才知道,仅仅是一点食物碎屑,就能把小生灵们吸引过来,而追赶却如同掌内掬水、手中捧沙,攥的越紧,流的越快。人类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轻轨(LRT)上的闲谈也是坡岛的特色。无论是提着菜的大妈,还是刚散完步的大爷,甚至背着书包的学生,都不介意和你聊上一聊。有时候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宝宝,也会用奶声奶气的声音,含糊不清地与你打个招呼。从今天巴萨(当地市场的意思)的猪肉又涨价了,到中新两国的友好关系,天南海北的话题霎时挤进了小小的车厢中。用普通话招架着或广东或福建或客家或当地的各种方言,用生疏的英语应对着或中式或印式或马来式或新加坡式的口音,口语水平潜滋暗长。慢慢熟悉了不同民族多样的生活,也渐渐改变了从前黑土地上的习惯,融入进了这个没有雪的国度。

    异国他乡的游子,无论床前的月光明不明,无论窗外是不是雨雪霏霏,无论家乡特产是鲈鱼莼菜还是煎饼果子,难免会想起从前的小窝。看到你头上挂着乌云,明显与坡岛终日的阳光明媚不符时,当地的朋友会使出浑身解数。几个印度人手舞足蹈,配合着手势,用蹩脚的中文笨拙地安慰着你,让你觉得自己不笑反而是种罪过。“走,今天不是你们国家的月饼/饺子节吗,去makan(当地‘吃’的意思)啦”,好像我们偌大的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对世界的贡献只剩下了吃一样……好好的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用来思念故乡本应“惟有泪千行”的节日就被他们这么硬生生的给毁了……三言两语,云销雨霁,调笑之间,春暖花开。

    “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 如果你同样信奉这句话,那么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来一次坡岛,看看这金灿灿的阳光。来自黑土地的向日葵已然在坡岛中扎下了的根,抽枝发叶,悄然生长。岁月风平,生活仍在继续,和坡岛的缘分与故事,还有很长很长……

  作者简介 任俊卿(男),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4个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网新加坡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胡隽欣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74128433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