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新加坡留学感悟
2015年11月16日 14:17:53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编者按:负笈他乡求学是留学生们人生旅途中别样的风景。异域文化的多元,让学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或许还收获了爱情。正值中国和新加坡庆祝建交25周年,新华网新加坡频道特举办此次“我的留学时光”征文比赛,与各位读者分享狮城留学的多彩时光,促进中新友好交流。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到新加坡求学已过去五个年头。怀着对科研梦想的执着,我也完成了从一个生疏懵懂的本科少年成长为一名踌躇满志的青年研究者的蜕变。回过头来整理思绪,一幕幕镜头在脑海中浮现拉近,仿若困蛹化蝶舞翩跹的喜悦。

    五年前,从燕园本科毕业,我来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求学。从樟宜机场出来,迎面扑来的热带气息夹着着异域风情的各色着装,不时提醒着我来到了这个以“花园城市”著称的国家。坐上出租车,驰骋在高速路上,老华侨司机和我热情的交流缓解了我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形态各异的树木整齐又规律的排在路的两侧,满眼的绿色令人应接不暇。驶入学校区域,惊讶于学校和外围的环境能如此和谐的融合在一起,原来没有了围墙的校园,摆脱了常规的严谨,多了几分平易近人。

    由于我本科是生物技术背景,而博士阶段转到化学工程方向,我和导师多番交流后,结合自己的强项,拟定了研究方向——生物催化。通过不断地阅读前沿科学文献,我从其中吸取养分,设计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学论文。还记得触摸着它的温度,我的手沉甸甸的,心里暖暖的,鼓舞的同时又倍感鞭策。数不清的夜里,陪伴我的除了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只有回家路上孤寂的虫鸣和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的幽香。在外求学的孤独和实验反复失败的痛苦检验着我生命的弹性,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韧性。我谨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箴言,每当走到路灯下,我总是沉浸在童第周老先生当年在外求学时,作为一名中国人振聋发聩的说出“一定要争气”的光景,提醒自己要不断努力。在强大的精神鼓励下,我成功发表了第二篇科学论文,同时积累了更多较好的实验结果,准备冲刺最好的综合性期刊。回想起来,每当我专注于自己热爱的科研中时,真有如孔老夫子所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感悟,只觉得时间流逝的太快。是的,在异国的土壤上,唯有做得更好,方能不辜负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省和责任。

    当然,除了学习和实验,在新加坡的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我加入了国大学生会,成功组织大家到国外旅游。真正参与,才了解为大家服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方面协调统筹不仅需要耐心气度,同样要求智慧和奉献精神。而每当思路遇到“冰泉冷涩弦凝绝”的时刻,我都会和朋友一起打乒乓球或者做菜,让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有益身心,胜于吃药。有空我也会去东海岸海边钓鱼,感悟到沙滩能让汹涌澎湃而来的海浪心平气静地退去,并留下些珍珠和贝壳,是因其胸襟的坦然与博大,而那偶尔上钩的河豚,气鼓鼓的瞪着我,即便有再烦恼的心情也会一扫而空。

    在新加坡留学的日子即将告一段落,今年恰逢新加坡建国50周年,隆重的国庆让我不由联想起我们中国国庆的雄伟壮阔。是的,祖国的发展一直牵动着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的心。俗话说,胸怀决定规模,眼界决定世界,而我们前赴后继的出国留学,为的就是锻炼自己的本领,磨砺自己的意志,来报效祖国母亲,为她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 吴淑可(男),2010年7月至今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网新加坡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余南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74128433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