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五年
2015年11月20日 15:11:33  来源: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编者按:负笈他乡求学是留学生们人生旅途中别样的风景。异域文化的多元,让学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或许还收获了爱情。正值中国和新加坡庆祝建交25周年,新华网新加坡频道特举办此次“我的留学时光”征文比赛,与各位读者分享狮城留学的多彩时光,促进中新友好交流。

    夜色寂静如水,除了蝉鸣声点出的波澜。倾耳听,遥远处的别人的嬉笑声,钻过窗缝,在屋内回荡。眼前一盏孤灯,射出平淡又寂寞的光茫,将黑暗驱逐出小小的书桌。桌角的闹钟滴答作响,象征着时间不紧不慢地流淌。不知不觉,又到了今天。

    五年前的11月15日,我作为留学生抵达新加坡。一开始,觉得留在国内似乎一切都已是定局:升入市里的高中、高考、在某省内大学度过四年、求职、成家立业……于是我带着模糊对未来的期待,踏上了新加坡的征程。

    一出机场,热带的气流夹杂着青草味扑面而来,这时的我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异乡。从此,我就像一叶扁舟,飘荡在陌生的海面上。在这之后的五年中,这种游子之感不断地重复上演。

    记得第一次在新加坡过的圣诞节,乌节路上张灯结彩,圣诞树璀璨夺目,街上人流如织。可惜这终究是异乡的繁华。漫步在圣诞的乌节路,甚至感到自己是一粒沙尘,被奔腾的水流裹挟,虽然沉浸在美好之中,却始终无法融入。而每逢春节与家人通话,那端热闹非凡,几家亲人觥筹交错、互祝新年,而这端的我却如局外人,只能执拗地回答:“我很好”。月是故乡明,多少次游子在佳节之际仰望高悬天际的明月,他们被拉长了的身影,正如长长的思念。

    一开始远离亲人的无助、缺少朋友的寂寞、语言障碍导致的误解慢慢地扭曲着留学生们。那种煎熬好比独自一人穿越没有光亮的隧道,倍感孤立无援。前方是无尽的黑暗,抵达出口显得遥遥无期,而身后则是同样遥远的故乡。

    假期回国,和以前的好友聚会。一开始大家热情洋溢,互相寒暄,渐渐的,共同话题就耗尽了。他们嬉笑怒骂的话题我从未听闻,他们的大学生活我也无福经历。我们的人生在五年前那个拐点突然分叉,驶向不同的方向。曾经要好的朋友,渐渐成为了尴尬的熟人。

    当然,在这五年里,我搏击过风浪,也享受过风浪过后的阳光。也许道路崎岖,也许跋涉艰险,我飞速地成长着。独立,不仅仅习惯自己打包行李,不仅仅是生病时照顾自己,不仅仅是独自穿梭于各个政府部门处理繁琐的事务,更多的是自己做重要的决定,并为之负责,例如大学的选择、奖学金的取舍乃至对未来的规划。

    渐渐地,对这方曾经陌生的土地也有了感情。一开口,本地特色的腔调就欢快地跳跃,甚至和出租车司机聊了一路才被发现是外国人;早餐时,必要两只半熟蛋加上茶少糖;在网上看到批评新加坡的评论也忍不住会辩驳几句。新加坡逐渐地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翻出当年的照片,一道留学新加坡的同学们勾肩搭背,脸上带着抹不去的稚气。而现在,大家大多各奔东西了。时差和距离都摧毁不了友谊,但渐行渐远的人生轨迹可以。也不必感伤,因为我们都在追寻着各自的梦想,一如既往。

    从回忆中抽身,我不禁起身拉开窗帘: 刚才欢笑的人群似乎已经散去,苍穹之下似乎只剩下时远时近的虫声。举目四顾,深夜里的新加坡,无数的窗口中都有着星星点点的光亮。也许,这些光亮就代表着和我一样很多很多追逐梦想的学子,他们也正马不停蹄地奔向各自的远方。

    已经五年。

  作者简介 蔡中昂(男),2015年至今就读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网新加坡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胡隽欣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74128450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