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小印度”暴动惊呆新加坡 或成秩序社会分水岭
2013年12月10日 08:53:15  来源: 环球时报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为了发展经济,新加坡近年来大量引进外劳。新加坡人力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新加坡共有约130万外籍劳工,约占总人口的24%,外劳主要来自南亚、东南亚与中国等,其中南亚劳工主要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国。他们中除了一部分具有高学历,就职于大型企业外,大多数从事低技术性和新加坡本地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包括初级建筑工人、货车司机和清洁工等,月薪多在1500—2500新元之间,显然在新加坡属于低收入群体。美国媒体报道称,“小印度”是一个拥有许多商店和餐厅、充满印度风情的社区。一到周末,小印度就挤满了人,来自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地的南亚劳工聚集于此,度过他们的时光。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引发集体骚乱,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偶发事故,实则是多种问题长期累积的集中爆发,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美国媒体援引一些分析家的话称,新加坡外劳为新加坡繁荣作出巨大贡献,却经常遭受不合理盘剥,长期遭受歧视,工作压力大,工资低且常被拖欠,这让他们产生压抑和挫折感,一遇机会就可能爆发。去年底,中国籍巴士司机因不满薪资待遇举行罢工,同样引起新加坡广泛关注。

  骚乱事件发生后,新加坡政府表示,将重新审视管理外籍劳工的政策,并探讨现有措施是否足以应对变化的劳工环境。不过,新加坡政府同时也不希望本地居民和外籍劳工的关系受到损害,对新加坡社会稳定造成影响。美国《商业周刊》评论称,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比尔维尔·辛格认为,此次骚乱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今后这样的事件也许会接连发生,因为“新加坡人对未来信心下降,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和越来越倾向于狭隘民族主义”。(环球时报驻新加坡、泰国特约特派记者 邱明达 韩硕 陶短房 候涛)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余南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583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