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大王”温州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出走”事件一年多后,这家使民间借贷风波成为2011年标志性事件的温州民企,于去年年底正式启动破产重组。
就在此前不久,温州另一家大型企业庄吉集团又曝出因船业投资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其牵涉互保圈互保金额逾300亿元。
无论是信泰,还是庄吉,都只是“温州式投资”的缩影。在2008年以来的激进扩张、2011年的温州金融风波以及全球经济下行局势的多重因素下,过去一年间,温州之觞并没有明显的缓解迹象。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2012年温州企业的困境,甚至比2011年更为严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温州市政府官员坦言,2012年温州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依然严峻,一些经济数据“不太好看”。
温州市经信委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11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5.44亿元,同比仅增长1%;而在新增的工业投资中,由政府招商引资的浙商回归工程项目占了较大比重,温州企业扩大产能的能力和意愿双双下降。
似乎在拉开金改大幕的这一年,温州止步未前。
庄吉危情
此番爆发资金链危机的庄吉集团是国内知名的服装企业,曾荣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庄吉品牌亦曾入选“中国服装十大影响力品牌”。在服装业利润渐趋削薄的情况下,庄吉先后涉足船舶、矿业、房地产等领域,2011年,集团产值近30亿元。
正是船业投资,成为压垮庄吉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2004年,庄吉集团投资3亿元,在乐清组建庄吉船业。当时,庄吉看到的利润是,9个月生产出一条船,就能顶上庄吉服装一个园区所有的利润。
2007年,庄吉船业正式开工造船,在2008年全球航运业全面亏损时期,庄吉曾一度低迷,但到2010年,又一下子接到10条船的订单,其中两艘是温州历史上最大吨位船只。在此“鼓舞”下,庄吉一路高歌猛进,至2010年,共投入10亿元建成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年造船能力达到30万载重吨。
然而,就在船只将近竣工之际,船东香港某集团因自身亏损严重,借故提出弃船。但庄吉此时已因融资造船而债台高筑。根据庄吉的信息发布,目前,庄吉船业欠银行贷款6亿多元,而总负债则高达10亿元。
去年10月,因一笔2000万元贷款到期不续贷,庄吉集团被银行列为关注类企业,债务危机自始发酵。11月和12月,有7家银行要抽贷3500万元,11月16日,融资银行以退款保函向庄吉船业索赔3.36亿元,这使得从去年初即开始遭遇银行抽贷的庄吉雪上加霜,走到生死存亡关头。
更为严重的是,围绕在庄吉周围的盘根错节、环环相扣的互保圈,又使得庄吉危机有向“圈”内企业扩散之虞。
据悉,庄吉集团直接为庄吉船业垫资3亿元,并为其担保3亿多元。除此以外,庄吉集团与其他5家企业互相担保贷款十几亿元,共涉及银行贷款四五十亿元。自这层担保圈向外发散,第二圈则有二十几家企业,第三圈则涉及89家企业,其中不乏温州知名大型企业。圈内企业总共涉及银行贷款300多亿元。
资金蒸发
庄吉事发,与信泰如出一辄。事实上,涉足多领域,尤其是投资概念性、利润高的行业,是众多温州企业汲汲营营的投资方式。而一旦行业受挫,根基不牢、缺乏经验的企业破产风险一触即发。
去年5月11日,浙江星球包装有限公司因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向温州瓯海区法院申请破产重整,这也是温州历史上首例破产重整的公司。经法院裁定确认,破产重整后,新出资人注资3800万元,100%控股星球公司,有财产担保债权与税款债权的实现100%清偿,而普通债权(主要指民间借贷)的清偿率,尽管由可能清算条件下的3.08%提升至16.44%,但是剩余83.56%仍将付之东流。
星球之后便是信泰。据温州瓯海区法院的通报,信泰集团关联企业破产重整案,涉及信泰集团、信泰光学有限公司、温州兴泰光学有限公司、温州市瓯海梧田眼镜厂、温州美通达进出口有限公司5家企业。目前“信泰案”登记在册有400余债权人。而信泰集团背负债务约1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亿元左右,民间借款12亿元左右。
有关“信泰案”的清偿方案还未最终落定,但温州一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表示,目前有不少企业准备申请破产重整,温州民企中可能出现一轮破产重整高潮。
在温州法院,近几个月来有26件企业破产重整案正式立案,确认债务12亿元,此外,在温州瓯海区法院,受理各类破产申请案件共8件,受案标的额18亿元,分别是该区前10年总受案数、总标的额的2倍、21.31倍。
一位温州法院人士表示,更多的民间借贷纠纷,由中间人或私下协调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企业背后,多存在大量的民间借贷,少则几千万,多则几十亿。如今,这些资金或将面临“蒸发”危险。
上述法院人士分析指出,多数申请破产的,是三四年前银根宽松时大规模扩张的企业,如今遇到的困难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