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频道2013年11月15日电(记者 郭鸽 实习记者 左昊畅)主题为“透析中国,蓄势待发”的新加坡管理大学首届中国论坛11月13日在新加坡举行。在论坛召开期间,毕马威会计事务所企业社会责任总监、毕马威慈善基金首席执行官徐丹女士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图为毕马威会计事务所企业社会责任总监、毕马威慈善基金首席执行官徐丹女士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专访
记者:为什么毕马威会有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这样一个部门?
徐丹:这是配合毕马威企业的发展。我们认为,作为一个获取了很多社会资源跨国的公司,在运营和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中,你都会涉及很多社会的议题。作为一家公司,取之社会也要用之社会、回馈社会。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和大多数公司一样,都是抱着作为一家有责任的公司的心态,应该尽我们的所能,帮助社会解决部分目前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解决的议题。
记者:在毕马威多年回馈社会的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徐丹:因为社会上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决,有的时候看到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你认为会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力,但是牵涉进去的时候,有时候很难推进整个管理层去认同个人的想法,同时还需要去找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总之是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外部压力和内部组织结构的阻力。
记者:随着越来越多新加坡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您对他们有怎样的建议?
徐丹:新加坡企业包括其它想进入中国的外企,要对中国国情有所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我的建议是看看你自己本身的商业优势在哪里。以毕马威来说,我们有很多专业人士,对我们来说这些受过高等教育、在监管方面能力突出的人士就是我们的资产。所以,在中国我们也给许多公益组织培训,也做很多义务的审计。在中国,以我们这样一家公司进去,在某种程度上能在审计、会计制度方面为整个中国带来一些正面的改变当然是最好。特别是在他们的观念这一方面,怎么样可以让透明度更高,让组织有更多的承担。这配合了我们本身的商业优势,可以为社会带来一些改变。当然我们也有做很多其它方面的工作。比如教育这一块我们也投入很多。因为我们每年都聘请上千大学生进来公司,所以在我们公司做事的同事基本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士。从小学、中学我们都有资助特困学生。我们希望在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帮他们解决跨代贫穷的问题。现在农工子弟在大城市的求学问题,或者说留守儿童,都是和教育有关的议题,我们都希望能够参与进去,出一份力。
其它的公司,我想它们在做企业社会责任时,可以先考虑他们在哪些议题上可以给社会带来正面的、直接的影响。比如他们是一家化学公司,可能环保这一块就是他们的长处,比如减少污染已经是对整个社会带来了正面影响。他们的投入可能短期内很多,但是从长期来讲,对公司本身就是很好的帮助。有一家公司在清洁能源方面投资了一笔上亿元,一年后就已经有十倍的回报。在绿色科技这一块已经成为公司最盈利的部门。所以,有时候出发点在从事商业行为时是要有一个愿景,长远对公司发展有利,同时要多想一步,是不是可以同时对某一些社会问题带来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