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在印尼中爪哇省的芝拉扎,运送一名毒贩遗体的救护车驶出努沙坎邦岸岛监狱。(新华社发)
伴随着爪哇努沙坎邦安岛昨天凌晨传出阵阵枪声,印度尼西亚政府“顶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处决了8名毒贩,其中7人拥有外国国籍。一个决意“向毒品宣战”的国家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处决外国毒贩,类似的事许多国家都做过,但这一次,印尼和它的总统佐科被西方舆论,尤其是有两名公民被处决的澳大利亚媒体推上了靶心,“此生不去巴厘岛”成了昨日澳大利亚人在互联网上“表达立场”的一句流行语。围绕毒贩之死,印尼和澳大利亚都觉得委屈,前者看着每天有数十人死于毒品的惨痛数据,坚信处死毒贩是天经地义;后者则咬定两名本国毒贩在印尼坐牢十年,“已洗心革面”,佐科执意置其于死地,就是冷酷无情。这一天,堪培拉宣布召回驻印尼大使,巴黎说要火力全开继续外交努力,马尼拉在庆幸本国女毒贩未死。一场枪决,演变成一幕多国纠结的悲喜剧。
澳大利亚召回驻印尼大使
当地时间3月29日凌晨,印尼中爪哇省港口城市芝齐拉,8辆载着棺材的救护车在警车引导下行驶在街头,引发人们围观。距离这里不远处就是印尼著名的监狱岛——努沙坎邦安岛,几小时前,8名被关押在此的毒贩(2名澳大利亚人,1名巴西人,4名尼日利亚人,1名印尼人)与亲属见了最后一面。《雅加达邮报》29日一大早援引印尼匿名官员的消息称,“我们已对他们(毒贩)执行死刑,时间是零点30分”。《雅加达邮报》的报道以此开篇:“不顾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政府在努沙坎邦安岛对8名毒贩执行死刑”。
“12人组成的行刑队一字排开,其中3人的枪里装有子弹。囚犯可以选择枪决时坐着还是站立,也可以选择是否蒙上眼睛。行刑队在距离犯人5至10米处对着犯人心脏位置开枪。”CNN说,这是印尼执行枪决时的标准安排。法国国营电视二台说,这是法国人和欧洲人“无法想象”的处决方式。奥朗德此前曾威胁称,如果在处决名单中的法国人阿特维拉被这样处决,必然影响法国与印尼的关系,但因还要走上诉程序,这个法国人被暂时留下了性命。法新社29日描述称,当日被执行死刑的毒贩拒绝蒙眼,上刑场时他们还唱着圣歌。
这一天,大多数西方媒体都流露出对毒贩的同情,尤其是澳大利亚。7名被处决者有两人拥有澳大利亚国籍,他们是31岁的华裔毒贩安德鲁·陈以及34岁的苏库马兰。澳大利亚新闻网说,10年前在印尼被捕时,两人还都是20出头的孩子,他们当时与其他7人一同试图从印尼走私8.2公斤海洛因到澳大利亚,失败被捕,被称为“巴厘九人组”。澳大利亚新闻网说,十年的监狱生涯里,两人都已改过自新,苏库马兰成了模范囚犯,教其他犯人英语和艺术,安德鲁·陈皈依基督教,还成了一名牧师。本周一,作为生前最后的愿望,他和同为牧师的印尼女友在狱中完婚。
“(枪决他们)是残忍和没有必要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29日率先向印尼政府开炮。他从今年1月起就开始为两人求情,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宣布召回澳大利亚驻印尼大使,并暂停两国部长级交流。法新社称,澳大利亚从未因本国毒贩在海外被处决召回过驻外大使,29日对印尼的报复是“破天荒”。
同日,巴西总统罗塞夫对又有一名巴西籍毒贩在印尼被处决深表悲痛,称此事是两国关系中重要事件。巴西国内舆论都称被处死的毒贩患有精神分裂,应该得到怜悯。今年1月一名巴西毒贩被印尼处决后,巴西已召回驻印尼大使,至今尚未复职。在巴黎,法国外交部也对印尼表示谴责,并称将尽最大外交努力挽救法国籍毒贩阿特维拉的生命。当天唯一松口气的当事方似乎是马尼拉。在阿基诺三世连番求情下,原本也该被执行死刑的该国女毒贩玛丽珍在“最后一分钟”得到11小时缓刑,印尼方面的解释是一名重要犯人此前向菲律宾警方自首,她可能是当年骗玛丽珍运毒的重要罪犯,这一突发进展有可能证明玛丽珍当年是在不知情情况下运毒。虽然只有11小时缓刑,菲律宾媒体仍在欢呼“奇迹”,玛丽珍的家人也在媒体前不住感谢上帝。
佐科:司法主权必须得到尊重
“我们尊重别国司法主权,我们也希望别国尊重印尼的司法主权”,CNN说,2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印尼总统佐科对来自国外的批评不以为然。今年1月印尼因处死第一批外国毒贩受到批评时,佐科就曾表示印尼正深处“毒品危机”,在打击毒贩时绝不会妥协。
29日,印尼司法部长普拉塞托称印尼正面临“反毒品战争”,需要从毒品的威胁中拯救国家,“我们不是与别国为敌,我们只是要打击毒品犯罪”。印尼外长马苏迪说,针对外国召回驻印尼大使,印尼不准备对等回击,“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个司法事件,而不是政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