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讲的是中国孩子的经历,但是新加坡观众也对剧情感同身受。新加坡父母的一个特点是“kiasu”,是福建话“怕输”的意思。这个词常被拿来形容新加坡人处处怕落后的心理。新加坡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这里甚至有一个叫做kiasuparents.com(怕输父母)的家长论坛,很多父母在这里交流心得。
对于这一点,曾在新加坡居住过的赵薇也深有体会。“我认识的朋友都给小孩报很多班。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让孩子玩。他们说,因为进了学校以后,别的同学又会这个又会那个,而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回来之后会怪妈妈,为什么你不让我去学这个,别的人都会。这种风气互相传染,就变成每个孩子都报很多班。”

谈及当初为何要做一部有关“虎妈”的电视剧,制片人黄澜(上图右一)说,这也要从新加坡说起。
黄澜说,2011年,她带孩子到新加坡玩,在飞机上看到新加坡媒体对《虎妈战歌》这本书的报道时开始思考是不是华人都有类似的教育观,以及碰到西方教育观之后发生的观念上的冲撞。回国后,她查阅了很多书籍,自己开始写故事,并找编剧写了剧本。
《虎妈猫爸》讲述的故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都市白领。黄澜说:“我们不仅展示了教育的困扰,更多的是两种人生观的对照——人生究竟应该是要成功还是要快乐?我想这是所有人的纠结。”(记者:马玉洁,摄影:邓智炜,编辑:宋盈,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