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频道2013年11月20日电(记者 郭鸽 实习记者 左昊畅)2013年11月15日至16日,2013中国服务型政府城市调查发布会暨2013连氏公共管理国际研讨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会议间隙,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负责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吴伟接受了新华网记者专访,就2013年中国服务型政府指数研究、中国政府公共服务现状、新加坡公共服务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等问题发表了见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院长吴伟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
记者:您认为这次的报告对中国各地方政府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吴伟:这项调查差不多五年前我就开始酝酿了,当时是受到世界最著名的咨询调查公司埃森哲的启发。它当时在做国家间的公共服务排名,那一年新加坡脱颖而出。于是我开始思考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小规模的、国家内的比较。因为过去20年我们一直在为中国政府做培训,学员已有1万3000多人。我们和中国各地政府的关系也很密切,20多年来我们一直关注中国公共服务发展问题,于是就想到了将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中国足够大,有30多个省市,可以做一个省市间的排名。当时我们需要资金的支持,于是想到连氏基金,他们给了永久性赞助,于是我们组织了团队,聘请了专职的研究人员来做这个项目。
我们从三大视角来评价中国城市的公共服务,想要通过客观的结果,来展现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在哪方面做得好,让这些城市可以相互提醒学习。比如青岛、杭州、厦门为什么这么稳定地排在前三甲?到底好在哪个方面?为什么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这样让大家互相学习借鉴,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这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另一个目的是,跨国公司要去中国投资,中国那么大,若单单凭官方网站的介绍并不能客观了解城市的情况。但是他们可以根据我们的报告,从各个角度了解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投资目的地。这些数据比政府网站上提供的宣传资料更有客观性、可行性和参考意义。第三个目的是可以吸引“海龟”。海外人才要选择回中国的落脚点,选择哪个地方,可以通过比较哪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公共参与做得更好来作为依据。
记者:您认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
吴伟:我们有三大视角,公众、企业和基本服务。总的来说,这36个中心城市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还是比较满意的。整体来说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不错,但是对政府的效能和参与度还是不满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以前我们公共政策的传统模式就是制定和执行,但是现在是参与式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你”的政策,这是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是政府非做不可的事情。这一点新加坡的政府就做得很好。我们在给越南市长班做的就是这个课题,他们觉得非常受启发。
再看看新加坡,2010年新加坡大选之后,政府为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从2012年8月起用一年的时间推出了约660场“我们的新加坡对话会”,参与人数约47000人。同时政府也开始允许公务员出来公开谈论非自己工作领域内的公共政策,这是前所未有的。新加坡政府今年的一个教训是公布了一个690万人口计划的白皮书,引起轩然大波。老百姓认为政府没有征求民众的意见。于是政府马上后退,解释这只是预测,并不是政策。以前,精英政府定了政策便执行下去,现在则不行。这次报告的结果也是对中国政府的提醒,制定提出公共政策的时候要多听民意,因为有民众参与的时候他们的接受程度就更高。
第二点说明的内容与往年一致,就是经济发展不一定就能保证公众和企业对政府的满意度。从调查看,北、上、广这三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连续四年都没有进入总排名。今年北京、上海进入单项排名主要靠的是硬件设施的供给。但就像习主席说的那样,不能以GDP的增长来论英雄。这是我们从研究上对习主席的支持。进入排名的拉萨、乌鲁木齐整体都比较平衡,它们经济不强,但是对老百姓的意见比较重视,于是弥补了在经济发展总量上的欠缺。所以我们的报告也是从客观的角度支持了中央的均衡发展政策。不单看经济指标的评价,重视民主意见,让城市均衡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我们研究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