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新加坡电影,春天来了吗?
2013年12月20日 08:32:28  来源: 《环球》杂志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新加坡电影与金马奖的渊源

  在陈哲艺眼中,新加坡的片种蛮有限的,每年拍大概10~12部戏,其中大概有8~9部是喜剧,不然就是恐怖片等类型片,像《爸妈不在家》这样平实的电影题材,在新加坡很少见,这样的拍摄手法在新加坡也是第一次。以至于他把《爸妈不在家》带回新加坡时有一点点小担心,怕观众比较喜欢看喜剧,不习惯。

  这也是新加坡导演普遍存在的不自信。“在电影方面我一直感觉新马是‘二等公民’,几年才会入围金马一两个小奖。”陈哲艺说。如果不是在金马奖上偶尔获得一两个小奖,新加坡电影恐怕会更加默默无闻,甚至会被华人电影圈遗忘。

  尽管《爸妈不在家》在国际上获了奖,陈哲艺来参加金马奖时也没抱有任何奢望。他说:“我只有一个很小的私人愿望,就是想跟李安握手拍照。”

  获奖后,陈哲艺难以掩饰自己的惊讶:“其他入围的都是大师级导演的作品,而我们只是今年入围金马奖的最小国家的一部最小规模和最小预算的电影,拍摄过程中还要到处去求人筹集完成片子的资金,真的是太意外了。”

  但第50届金马奖让新加坡电影前所未有地耀眼。

  金马奖结束后,评审会主席李安来到后台告诉记者,《爸妈不在家》经过四轮讨论才选出,仅比第二名蔡明亮导演的《郊游》多一票。把这最重要的奖项授予一部新加坡电影,似乎体现了金马奖50年的态度:那就是它有决心以更开放的姿态,覆盖更多华语片的优秀作品。李安说,因为该片有动人的地方、有说服力、很纯。

  投桃报李的是,1984年出生的导演陈哲艺,则在领奖台上袒露了他对李安、侯孝贤和杨德昌的爱。“我对社会、家庭的视角很多是来自他们的启发,台湾新电影算是我的启蒙。”陈哲艺说。

  他承认自己的作品深受台湾电影的影响,而金马奖对他的肯定,是对这种渊源的一种肯定,因为陈哲艺曾是去年金马学院的学员,是侯孝贤的学生。从小看金马奖长大的他,深受李安、侯孝贤、杨德昌电影的影响,也可算是将台湾电影风格传承并发扬光大到新加坡的人。

  “其实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社会,电影也应该呈现出多元性与可能性,我希望《爸妈不在家》能成为转折点,掀起新加坡电影的新浪潮。”陈哲艺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余南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5888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