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许可将百分百向缅供电,这难道是掠夺缅甸资源?
在一些非政府组织反对密松水电站建设的理由中,将90%电力销往中国的条款在缅甸民众心中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也迎合了西方“中国掠夺缅甸资源”的指责。程中华告诉记者,事实上,公司在考察密松水电站项目可行性时,最担心的就是电力销售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电力销售,工程就不具备经济可行性,那么投资也就不成立。
密松水电站建设是缅甸早在1952年就提出的规划,但由于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无法实施,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包括日本关西公司等多家企业曾先后到密松进行考察,其中日本公司还在2002年向缅甸政府第一电力部提交了密松初步开发规划。
尽管缅甸是一个缺电的国家,但缅甸国内目前对电力的消耗仍然刚刚起步。根据测算,密松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是缅甸2011年全国全年用电量的3倍,缅甸国内市场无法全部消化。根据中方与缅甸政府签署的协议,缅甸政府获得密松水电站10%的免费电量,同时会优先向缅甸供电,等待缅甸市场需求增加,未来密松水电站100%向缅甸输电都有可能。但是,一些非政府组织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大肆渲染“中国掠夺缅甸资源”,煽动舆论。
中方全面、客观、真实地介绍开发情况
目前,缅甸政府对于密松水电站项目讳莫如深,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基本上不愿提及。克钦邦电力与工业部部长吴赛孟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拒绝就密松水电站项目表态。但吴赛孟瑞的办公桌旁悬挂着一张克钦邦水电规划图,在向记者介绍克钦邦水力资源时,吴赛孟瑞特意在地图上一个个指出伊江上游规划建设的7个梯级电站。
吴赛孟瑞强调,水电和其他电力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克钦邦有着缅甸最丰富的水电资源,但目前的利用率仅为2.2%,加之克钦邦高压输电网络的缺乏,电力向外输送也是一个大问题。”吴赛孟瑞表示,缅甸欢迎国外投资,但认为需要等到缅甸实现和平后,外国投资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中电投一直没有放弃重启密松工程的努力。不久前,中电投邀请克钦邦议会副议长吴塞敏觉率21名克钦邦议员及媒体代表,到密松水电站项目现场视察,还邀请缅甸多家媒体以及亚洲新闻频道、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到工程现场采访。中电投还出版了中、缅、英3种语言版本的《伊江水电开发问答》一书,让公众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伊江水电开发的情况。
缅甸国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15年缅甸大选后的新政府能否重启密松水电站项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如何说服缅甸政府和当地政治势力,接受密松水电站项目这一对中缅两国互惠互利的工程。采访结束时,程中华郑重地对记者说:“我们期待尽快复工。”
(本报缅甸密支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