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粮票成8090后记忆空白 当年没它有钱也得饿肚子
2014年10月27日 10:07:28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新中国第一套全国粮票。陈羽啸摄

  原版粮票(上、下)和被涂改作假后的粮票(中)。陈羽啸摄

  往年,要吃一顿饱饭真不容易。李贵平摄

  10月18日,“世界粮食日”后两天,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粮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川粮协会”)在文殊坊进行了一次粮票展览,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城市居民吃粮的情景。继“天下粮仓”之后,华西都市报再推出“天下粮票”,重现一个时代的粮食记忆。

  “没有粮票,寸步难行。”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大三的陈同学想象不到,当年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她现在想吃饭,可以随便进出任何餐馆;可以买方便面、水饺、汤圆自己去煮;可以叫肯德基、麦当劳外卖上门。但是,建国30年间人们的吃饭记忆,成了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的浓浓的乡愁,却也是80、90 一代记忆的空白。

  计划供应征购农村粮食 供应城市居民

  “1953年前,我们自己种的粮食可以自由买卖。但到了1953年,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了,余粮只能卖给国家。”今年76岁的老人梁传达回忆起建国初的那段岁月,并不清楚当时政策为什么一下子就变了。

  事实上是,1953年粮食歉收,东北等主要产粮区减产70亿斤。收支相抵,全年出现40亿斤赤字。全国各大城市粮食缺口,北京、天津的面粉不够供应,上海出现大米抢购风潮,全国经济波动,人心不稳。当年10月,中央政府做出决定: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严格管制私商,调整内部关系。于是,几个新名词诞生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梁传达家当时种5亩地,水稻亩产八百斤,“好像一年要交200斤的公粮,我们那里是丘陵,不用鸡公车,都是我和父亲用担子挑着去。”在此之前,交完公粮,剩下全家5口的口粮,余下的粮可以卖给私人,换些钱应急、置办家用等。“但是1953年之后,队里会核实每家的人口、粮食产量,计算好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和应交的公粮,剩下的部分则必须卖给国家。”当然,国家的统一收购价是远低于原来市场价格。

  梁传达不知道的是,正是像他一样的数亿农民的贡献,让当时全国6亿人口都有了饭吃。而为了兼顾公平,杜绝贪污腐败,2年后的1955年8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要求对城镇居民按户籍人口定量供应粮食,粮票制度正式诞生。并形成了“四证三票制”和“两类九等”供应制,“四证三票制”是指: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以及地方料票;而“两类九等”供应制则是根据市镇居民的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大米与面粉两类),确定市镇居民的具体供应等别和每月口粮定量标准(单位:市斤):

  一、特殊重体力劳动者:四十五至五十五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五十斤;

  二、重体力劳动者:三十五至四十四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斤;

  三、轻体力劳动者:二十六至三十四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二斤;

  四、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二十四至二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二十八斤;

  …………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余南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000127144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