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借中新(重庆)项目谋求全球新定位
16日的交流会得以让外界一窥中新(重庆)项目的推进速度。
自项目启动,各方投资潮涌而来。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介绍,今年1月8日,首批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签约,共有项目12个,总金额达65.6亿美元。3个月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政策创新和项目落地均取得积极进展。
但哪些项目能够得到中新双方的共同认可?韩宝昌表示,符合以下三个原则的项目可以入选:
一是应符合互联互通主题,与“一带一路”倡议及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相契合,推动重庆作为中国西部核心运营中心建设,减少物流、融资成本,提升中国西部及中新互联互通合作水平;符合重庆重点发展方向。
二是应优先考虑中新双方确定的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四个重点领域项目。
三是合作项目应尽量涉及新加坡公司,并且有助于加强中国和新加坡的互联互通。
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意义,重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可以用三个“有利于”概括:
有利于共享“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项目。中新示范项目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完全契合“一带一路”愿景。因此,示范项目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示范项目,新加坡方面可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更为频繁、更为深入的交流合作中,也必将更多分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有利于共享两国以及世界的资源和市场。以示范项目为载体,中新双方可以更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广袤的西部内陆,是中国新一轮开放的最大潜力和动力所在。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近几年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示范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有利于中新双方更好合作开发和利用内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有利于共享政策创新带来的巨大红利。在两国政府签署的框架协议和补充协议中,明确了“11+7”的创新举措,而且规定示范项目享受现有和将来的试验区、行业发展、区域战略下必要的创新举措,在工作机制中还预留了提出和协调解决新举措的通道,以确保项目的实施。可以预见,随着示范项目的深入推进,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中新双方还将适时推出一批又一批创新举措及政策,重庆乃至中新双方都能从中获利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