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频道 > 正文
 
中国死刑执行程序解读:罪犯行刑前有见家属权利
2013年07月17日 08:17:24  来源: 成都商报 【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

  职务犯罪罪犯才能注射死刑?

  一批死刑犯按同一种方式执行

  通常,在法官对死刑犯宣布死刑执行命令时,都会说四个字,“验明正身”,之后,才会将其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验明正身意味着什么呢?李云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验明正身”,其实就是法院对死刑犯进行身份验证,包括是否是本人,年龄是否一致等等。而在验明正身时,法官还需要询问死刑犯有什么样的遗言要交代给家属,财产需要如何处理等等。司法解释规定,法院对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附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抄送有关机关。

  几年以前,著名死刑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刘仁文就曾多次呼吁取消枪决,以更人道的注射死刑取而代之。但从1997年中国开始试行注射死刑以来,除了一些大城市,注射死刑并没有全面推行。

  刘仁文表示,用于注射死刑的药剂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掌握。注射死刑的方式分成车载式和固定刑场执行。执行车造价在70万左右,而固定刑场则需百万。由于投资很大,很多地方并没有完全普及固定的注射执行死刑的刑场或流动执行车。韩一村称,相比枪决,注射死刑会让死刑犯死亡得更体面,更有尊严。但注射死刑的刑场或流动执行车,需要根据各个省市的条件来配备。

  此前,曾有人质疑,是否职位高、有背景的职务犯罪罪犯在执行死刑时会使用注射方式,而普通罪犯执行死刑时会采用枪决。孙中伟介绍,在刚开始试点注射死刑时,可能会通过这种方式对一个职务犯罪罪犯,比如某位高官执行死刑,但目前注射死刑已经在中国推行了十多年,执行死刑的方式通常都不太会根据罪名不同而区别对待,通常都是一批死刑犯在执行时按照同一种方式执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编辑: 李小雨 ) 【字号 打印关闭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5019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