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来源与历史变迁
网络竞标之前30年,新加坡用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控制汽车数量了。
新加坡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在1970年代开始做长远规划时,注意到美国汽车拥有量增加过多的情况,也意识到如果新加坡的平均汽车拥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按照当时路面的发展状况,是承受不了的,所以,1970年代新加坡就采取征收高税收的方法。
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初期,新加坡的汽车附加费用一度高达160%到200%。可是,即使征收如此高的税收,汽车年增长率仍然在7%左右。新加坡的概念规划每10年更换一次,对上个10年做概念评估时,发现如果按照7%的增长率增长下去,不到20年,新加坡的路上就会塞满了汽车。
于是,1990年5月,新加坡政府决定实施车辆配额系统,直接限制车辆的增长。当时,提出这个限制车辆数量建议的不是交通专家,而是议会里的一个经济学家,1980年代,他在议会里大力推动议会同意限制车辆。
新加坡的交通政策实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严格按照原来的规划执行。在1970年代,进行全国概念规划时,曾聘请世界上著名的专家制订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的规划,规划确定之后,一直按照这个规划执行,不因长官的更替而朝令夕改。当时指定的规划,40年以后,还是继续照着原来的规划来实行。
上述陆路交通局的官员直言:“虽然概念规划不是法定的,但是新加坡政府部门很严肃地把数据当做部门的责任和目标,并且严格执行。数据并不一定特别科学,只是简单的大家都能算出的一些计算,是议员在议会里可以随手拈来的数据。”
车辆配额系统的实施也是几乎严格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在1990年设计这个系统时,即设置了10年有效期,3%的车辆净增长率。1990年到2008年,新加坡的汽车净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
不过,严格按照原计划进行,并不意味着车辆配额系统是一成不变的。新加坡也十分注重对该系统的评估,并根据新的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在新加坡议会里,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评估委员会,在拥车证竞拍系统实行了10年之后,评估这个做法本身对不对。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系统不错”,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在新加坡运行多年的车辆限额系统和拥车证拍卖系统,改进的主要方面,一是车辆增长速度的设置,二是拍卖方式的改变。
以车辆增长速度为例,1990年开始实施车辆限额时,将可允许的车辆净增长率定为3%,然而,2005年评估时,陆路交通局认为3%的数字增长太快,因为理想情况下道路应占土地面积的12%左右。于是,陆路交通局起草一个修改意见,部长通过了之后拿到议会去通过了。陆路交通局决定将自2009年起把车辆的净增长率设置在1.5%,2012年为1%,从2013年开始为0.5%。从2013年2月起,新加坡的车辆净增长率已经控制在0.5%了。
就拍卖方式而言,新加坡经历了从封闭式拍卖到网络公开拍卖的转变。
上述陆路交通局的官员还介绍了没有实施现在的网络公开拍卖之前,他们是如何进行竞投的。“原来没有互联网,陆路交通局在报纸上公布下一次投标何时截止,想竞投的人可以在邮局购买申请表,要填户头账号,有规定必须存有多少钱,账户不能动,收到投标之后,账户冻结,这份投标才有效。那时投标是封闭式投标,大家都不知道别人投标了多少,然后过了两三天,结果出来。如果成功,会收到信件告知成功投标,没有成功就会收到一封安慰信,讲‘对不起,你没有成功’。”
原来这种封闭式投标,可能会导致一些让人意外的状况出现,比如在有些月份,投标的人很少,有的人可能只是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随便投个低价,可能就幸运地竞拍到了车牌。而另一些月份,有几个很想要竞投到拥车证的人,会把价格推到很高。
由此,陆路交通局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封闭式投标改成现行的网络公开投标,在投标之前,参与投标者也需要在新加坡有一个户头,把账户先冻结起来,这份投标才有效。但因为参与投标者可以看到现在成功的投标价是多少,较为透明化,也可避免大的波动。
正如Singfat Chu教授所说,“比起封闭式竞投,绝对是公开竞投更具有竞争力,因为在竞投过程中,每个人都能通过拍卖窗口看到当下的拥车证价格。而密封投标像在黑暗中投标,会吸引高比例的胡乱投标,或者造成投标数量低。在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样胡乱的出价将很难取得成功。”
至于为何新加坡一直都没有采用现场拍卖的形式,上述官员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设计现场竞投,因为存在情绪化的问题,不理性。本来在设计的时候就不打算赚钱。”
尽管如此,新加坡现行的这个车辆配额系统和竞拍系统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之前A类汽车的分界线是排量在1600cc及以下,但是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分界线,不过,要修改这个牵涉很多人。还有,新加坡的车辆净增长率从原来的3%降低到现在的0.5%,也造成问题,如工业用车拥车证价格上去了,这推高工业成本的压力,就不利于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