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中国肯定继续发展,继续向前进
9月16日,李显龙在新加坡接受了新华网专访。新华网发 王应耀摄
新华网:新马高铁受到各方关注,目前最新的进程是什么样的?
李显龙: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我们计划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举行国际招标。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很大的项目。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不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中国在这一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你们国内的高铁网络也有几万公里了,科技很先进,并且你们运作的经验也很丰富。我想你们针对这个项目肯定能够做出一个很高品质的方案。我们希望得到中国公司提出的方案,我们会给予客观的、严肃的考虑。
我在中国也坐过至少两次高铁,很方便。我坐的距离不远,从长沙到武汉,可能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后来从广州到深圳,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非常方便,很平稳,很舒服。
新华网:近十多年来,中新经贸关系可以说取得的成果丰硕。除了三个政府间项目,新加坡与中国七个省份建立了经贸合作,成立了经贸理事会。
李显龙:多数是沿海的省份,但也有一些内陆的,有四川、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
新华网:过去的中新经贸合作,不仅从大的范畴来看很红火,而且也做了很多务实的项目,国家间、省级都建立了很多园区。我们一说到中新合作,园区的合作非常显眼,比如说两国的旗舰项目苏州工业园。在今天的经贸关系中,区域经济在发生变化,产业经济也在发生变化。在您看来,进一步推动中新经贸合作,有哪些新的方式和形式?
李显龙:双方的合作必须与时俱进。因为中国发展得很快,中国发展的每个阶段需求都不相同,双方合作的重点也必须相应配合。民间合作反应很迅速,他们自然而然会去寻找最有利的、最能够发挥的新市场。
国与国之间,中新双方第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苏州工业园,始于9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中国正在发展各种开发区,正在招商引资,吸收外来投资,我们就开发了苏州工业园,(主要)就是软件转移,转移一些工业园管理和招商引资的软件。工业园现在可以说是成熟了,成功了,可能有一天还有机会上市。这可以说是第一个旗舰项目。
第二个旗舰项目是我们十年前建的天津生态城。那时,中国关注可持续发展,关注环保,所以生态城就将这两个主题做为重点。在生态城建设的十年里,其实也不仅限于这两个合作主题,我们现在也谈一些智慧城市的课题,也办了一些医疗保健培训项目。这也关系到一些社会管理、社会政策的问题。
第三个项目在重庆,就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是最新的项目,当然还是在初期,在起跑点上。我们希望它能够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起到示范性作用,因为项目的主题是互联互通、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就会涵盖金融、银行、物流等,所以在这方面不只是硬件、或者不只是一些建筑和工厂的投资,而是制度、运作和服务的便利化和简化,使企业能够尽量发挥他们的潜能。
譬如说,针对重庆项目,我们现在探讨的一个建议就是南向通道。南向通道关系到从甘肃到重庆、一直到广西北部湾钦州港的铁路。铁路已经有了,可是问题是我们还需要简化手续、缩短时间、降低成本,让公司能够更方便地使用这条物流线出口货物。中国西部虽然资源丰富、地广人多,但也面临一个大问题就是距离太远,要到达国际市场不是那么方便,从长江下去一直到上海是几千公里的距离。但如果使用南向通道到北部湾,就比较便捷,从北部湾再到新加坡也很快,到东南亚也很方便,从东南亚马上可以通过国际航运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这些都是具体的合作项目,并且我们选择的是对中国有意义的、能够配合中国自己的政策重点和自身发展的重要领域。双方觉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一起做。
新华网:在经贸合作的基础之上,两国之间离不开社会治理、可持续发展、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您觉得,在中新经贸关系的基础之上,接下来新加坡和中国还有哪方面可以合作?
李显龙:其实,很多中国官员都到新加坡培训,新加坡不少官员也到中国去考察过,我们双方互相借鉴、互相交换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正式的合作项目,我们也有一些,譬如我们跟中组部举办的领导力论坛,跟政法委也有一个社会治理高层论坛。
这些论坛提供了平台,让我们的官员、干部有机会交流、互相学习,吸收对方的经验。这些是双方面的交流,不只是单方面的交流。大家都面对一些类似的问题,尽管国情不一定相同,但是看到别人如何解决问题,自己可以获得一些启发,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处理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