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一带一路”倡议改变国际规则书写方式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意味着中国书写国际规则时代的到来?雄安新区建设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意味着什么?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上,就这些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共享规则”彰显开放包容
记者:“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国际协定、计划相比独特性在哪里?
郑永年:西方以及国内一部分人对于“一带一路”的看法不是那么科学。“一带一路”是“发展”导向,而不是“规则”导向,也就是说,不是写好规则,让别人去遵守,因此,“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不一样,计划就是美国制定好了以后,你来接受。中国强调“一带一路”是“倡议”,不是“计划”,也不是“规划”。“倡议”是开放的,包容的,通过大家参与来制定规则。
现在国际上的问题不是缺乏规则,是规则过多。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里根撒切尔革命”,这个革命是deregulation,就是减少规则,现在特朗普在美国也要做。但是在国际上,大家一直没有减规则,而是一直在加规则,都是强国大国做好了规则让小国家接受,都是发达国家做好了叫欠发达国家接受,这样导致了规则过多,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不发展。发展中国家要接受一些国际组织资助的话,都要接受它们的规则,比如人权、民主。但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发展中没有碰到这些问题,它们发展到高收入水平后制定的规则怎么能应用到低收入的国家呢?这些规则阻碍了低收入国家的发展。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规则怎么制定呢?就是大家讨论,一起商量来制定。最明显的案例就是亚投行,它一方面吸收了国际通行的一些规则,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参与进去以后“共享规则”。中国将改变书写规则的方法和过程,这是一个开放、包容、参与的过程。
记者:有一些西方媒体和学者认为“一带一路”的定义并不清楚,比如包括哪些国家、投入多少资金等等都未明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永年:这都表明“一带一路”是一个倡议而非计划。“一带一路”也欢迎美国、日本参加。这是一个全球化的项目,不局限于特定的线路。
现在有个不太好的倾向,人们常常这样做:传统丝绸之路经过了哪里,画一条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了哪里,画一条线,这样太机械。不是说丝绸之路以前经过了哪些国家,现在“一带一路”也要经过这些国家。丝绸之路是一个和平的象征,“一带一路”从哲学层面借用这个传统概念,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做过的事情。
追求质量的城市化
记者:对雄安新区和北京通州副中心建设,您如何看?
郑永年:我非常支持这样的做法。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我一直对两种现象持批评态度:一个是大城市化,一个是大城市群。北上广深都是2000多万人口,这就很危险,很难有持续性。另外一点,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城市有行政级别的国家,城市的资源分配是根据行政级别来的。如果所有的优质资源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他方面的改革难以奏效。所以像雄安新区、通州可以分散行政资源、优质资源,也利于社会公平。这一点光靠市场是不行的,必须通过行政手段。
行政资源过于集中不利于国家建设。以前由于交通、通讯不方便,很难调控。而现在,空间和距离的障碍已经大大削弱,很多条件都具备了,我们可以走一个相对分散的路线。
现在,中国的大城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对的。我们需要追求的是质量的城市化,而不是数量的城市化。数量城市化得来的GDP是附加值很低的GDP,也不可以持续。 (宰飞)